安徽省启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观察
聚焦消费热点 全省将认定命名2200家示范店安徽省合肥市市民李瑶是位3岁孩子的妈妈。“网上购物虽然方便,但假冒伪劣的也不少,有的标注全棉的童装竟无任何棉的成分,儿童玩具的小零件会对孩子产生意外伤害,不敢随便下单。”李瑶说。她希望能加大监管力度,给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去年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日前安徽省以“让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为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要在全省认定县级示范企业(店)不少于2000家,市级示范企业(店)不少于200家。”安徽省工商局局长朱斌表示。
按计划,各地将突出本地域特色、主导产业特点、消费者诉求热点等实际情况,聚焦日常生活消费领域和旅游、电子商务、快递、保险、汽车维修、食品药品等12个特定行业领域,以商场超市、连锁门店、优质网店和商业集中区、专业市场、旅游风景区的经营者等为重点,开展创建活动。其中,对具备条件的商业集中区、专业市场、旅游景区等,力争通过“放心消费创建一条街”、放心消费创建专业市场和景区全覆盖等形式,做到单体创建突出亮点、创建区域全面覆盖。
据了解,全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分三步走,9月底前要全面完成。第一个阶段是从4月至5月,全省发动不少于4000家经营者参与创建活动;第二个阶段是从6月至7月,全省认定命名不少于2000家县级示范企业(店),7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级认定命名工作;第三个阶段是从8月至9月,全省认定命名不少于200家市级示范企业(店)。
消费环境不理想 制约消费潜能释放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今年前两个月,安徽省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68.3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体育娱乐类、汽车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新消费热点增长强劲。
“但目前消费环境的改善与人民群众消费能力的提高还不匹配,消费环境不理想已成为制约消费潜能释放的重大障碍。”朱斌说。他表示,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解决的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让老百姓在消费环境改善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通过放心消费创建,让消费者能够安全放心消费,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除了知识、经验的限制外,卖方与买方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买的不如卖的精’,消费者权益有赖于公共部门的保护。”安徽财经大学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宋思根说。他指出,必须进一步严格市场监管,加强质量建设,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违法行为为主的市场监督检查,净化消费环境,不断提振消费信心。
阜阳市工商局局长贾光明认为,目前阜阳各县(市、区)都在积极培育创建单位,计划在6月底之前每个县(市、区)先期培育放心消费创建单位200家,并在商超、服务性企业、行业、街区(市场)、景区五个领域中分别重点培育2~3个示范典型,到今年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评比出首批县级、市级示范单位,公开授牌,并落实对示范单位的激励措施。
充分发挥企业作用 构建放心消费长效机制
扩大消费规模、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质量,不仅需要更多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更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构建一个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除了监管,消费环境的改善还需要行业自律,靠企业家对职业底线的坚守。”宋思根表示。他认为,企业是放心消费创建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企业平台优势,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创建工作生根结果。
“放心消费示范企业(店)资格实行有效期制度,有效期4年。对已认定命名的放心消费示范企业(店),属地县(区、市)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将每个季度开展动态跟踪管理不少于1次,并建立动态跟踪管理台账。”安徽省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发现示范单位违反《管理办法》或不符合《认定标准》及相关特定行业认定标准的,市场监管部门将及时督促整改,拒不整改或连续发现2次以上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撤销原认定命名的示范企业(店)资格。
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消费者积极消费的前提,及时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消除消费者顾虑的关键。朱斌表示,市场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更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围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危害严重、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打击各类消费侵权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开展放心消费创建,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着力引导经营者加强自律,形成“行政执法、企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要通过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把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打造成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赢民心、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响亮品牌’。”朱斌说。
上一篇:武汉力促互联网平台二期项目高效运行下一篇:杨晓东:消保维权界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