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纵横广告公司负责人袁建生口述创业经历
我叫袁建生,现担任重庆市开州区广告协会会长。1997年,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1998年在成都一家广告公司跑业务。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底薪200元,每拉一单业务,有20元提成。为了节省费用,我租住在离单位很远的地方,每天骑着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自行车上下班,单程就要1个多小时。老板见我勤奋,除了提成之外,月底又奖励我100元。得到老板认可,我更加卖力地工作。寒冬腊月,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一天都不敢懈怠。工作第二个月,我领到了800多元工资;第三个月,我的工资增加到2000元。
那一刻,我异常兴奋,第一次深刻理解了“天道酬勤”的含义。
跑了几年业务,我渐渐熟悉了广告制作、经营和管理等工作。2000年春节,我回到家乡过年,发现当地只有一些小型的广告门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觉得这是个商机。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回乡创业。同年,我用打工的积蓄在开州区老城开办了一家广告制作门店,取名“世纪纵横广告公司”。
创业初期,店里只有我和女友两个人。白天,女友守在店里,我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满城跑业务。
因为是白手起家,资金有限,所以从广告设计,到制作、安装我都亲力亲为,晚上还经常加班熬夜做设计,很多次在电脑前做着设计就睡着了。
那些年,我们那里的广告制作技术相对落后,只能采用打气棒喷漆的方式制作广告横幅,制作一条横幅价格通常要几百元,并且不够环保。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我在同行业中率先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一条10米内的广告横幅价格降到不足100元,迅速得到客户的认可。此后,中国移动在开州区成立分公司,需要制作近500条广告横幅,上门找到我,要求3天内完工。由于人手不够,我找来20多名亲朋好友帮忙,加班加点,终于按期顺利交货,也因此收获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为了将企业做强做大,我除了不断更新设备、增加人员外,自己也努力“充电”,每天一有时间就学习广告策划方面的知识。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经验不足,在创业的路上我吃过不少亏,一度也想要放弃。然而,想到客户的信任、员工的支持,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如今,经过16年艰苦创业,我创办的世纪纵横广告公司综合实力在全区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并获得了重庆市广告行业文明单位、重庆市诚信文明兴商企业等荣誉称号。
回首过去,虽历经风雨,但收获丰厚。展望未来,我满怀信心,决心与自己的团队一道,凭借勤勉、创新,在广告领域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