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誉富企业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我们专注于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资质 >

春意盎然话发展改革中非公企业的获得感与新期

文章发布时间: 2018-04-20 10:09:16 本文作者:未知
拨开一帘细雨,正是春天袁州。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步入新时代的非公企业,在袁州区市场监管局“放管服”改革减负松绑、优化营商环境的春雨中奋力爬坡,呈现出枝繁叶茂的喜人景象。

春意盎然话发展改革中非公企业的获得感与新期盼
  据了解,自2017年1月至今年4月,袁州区新登记私营企业3085户,注册资本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2%、83%;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241户,资金数额14.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73.7%;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65户,出资总额16.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23.1%。
  袁州区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非公经济市场主体50户,非公企业占所有企业比率上升到95%以上,各项指标均居江西省各县、市(区)首位。非公经济已成为袁州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器、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新常态发展的稳压器。
  进入新时代,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非公企业发展“搬山破门”?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非公企业怎样牢牢把握政策和机遇,不断做优做强?春雨淅沥中,笔者深入袁州区各大产业园区和非公企业采访,分享“放管服”改革给非公企业带来的获得感,倾听广大非公企业家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呼声和期盼。
 
搬山破门 为生长添春风
  袁州区市场监管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为非公经济发展“搬山破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非公经济发展“破三门、搬三山”,即打破影响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搬走“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该局从制约非公经济发展最突出问题改起,从广大非公企业家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继实施降成本优环境21条政策措施,从减经费负担、降低门槛、降融资成本等6方面,为企业减负松绑。
  在该局开展的“百名干部进百企”等活动中,干部们做到“一企一策”个性化帮扶,从扩大投资领域、放宽经营条件、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为了持续改善融资环境,该局与宜春农商银行协作,在全省率先启动“星级文明诚信个私业主”暨“诚商信贷通”活动,将个私业主的信誉资产变成创业资本。
  谈起降成本优环境带来的红利,宜春宫本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红军笑容满面:“2017年,在市场监管部门利好政策下,我们企业减负613万元。”
  该局还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抓手,推动广大干部职工“亲商近商”,并规范政商交往,使干部职工亲商行为有监督、干实事、守底线。
  据统计,仅2017年,全局干部职工就走访园区非公企业630余户次,33个部门(基层分局)开展帮扶活动218次,帮助400余户联点企业兑现政策减负额8.16亿元,收集企业诉求165条,办结159条,办结率达96.4%。
 
简除烦苛 为成长蓄积动力
  创新改革之于企业,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袁州区减负松绑后的非公企业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彰显了大作为、大贡献、大潜力。
  在江西百神药业集团总经理付诚眼里,创新是钥匙,为企业打开了发展的另一扇大门。随着政府在资金和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随着市场监管部门在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大力引导,作为宜春市医药产业领头羊的百神集团创新之路越走越宽。2017年,该集团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创新型企业,每年开发新品种20多个,生产规模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有4大类产品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并参与了行业6项国家标准制定。
  随着袁州区市场监管局一系列关键性、深层次的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渐次开花,全区非公企业立足主业聚要素,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把产品做精、专业做强、特色做优。江西宜春富林汽车主配件有限公司产品质量行业领先,成为东风等多家知名企业一级供应商,并参与两项行业国家标准制定;江西宜春好运来生物有限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种植、精深加工、科技研究、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产品附加值提高近五成。
 
政企同心 为发展书写篇章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袁州区非公企业依然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短板。
  哪些因素制约该区非公企业发展?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融资难首当其冲。宜春富林汽车主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企业市场前景很好,但由于资金短缺,企业设备、厂房等的抵押贷款,只是杯水车薪,生产规模一直无法迅速扩张,失去了不少发展良机。日前,区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正在与金融机构协调,有望很快解决公司资金短缺问题。
  近日,宜春仙客来食品有限公司在区市场监管局的积极运作下,用无形资产——保健食品批号作抵押物,从江西九江银行(宜春)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开了我国用保健食品批号作抵押贷款融资之先河。
  笔者走访过程中,听到企业家们共同的呼声,就是在新时代下,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创新,逐步消除影响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他们热切期盼创建具有向心力的企业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事业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政府层面的区市场监管局,同样不敢松懈,以对辖区非公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公共服务,为企业人才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涓涓溪流,聚海掀浪。非公企业蹄疾步稳,正大步助推全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