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元博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大发口述
虽然身为90后,我的从业和创业经历却很丰富。我先后当过挖煤工、矿长、公司职员、公司老板。在5年多的务工和创业之路上,我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和坎坷,直到回乡创办企业造福乡亲,才找到了自己实现梦想之路。我叫易大发,1990年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布上村一个农民家庭。2011年7月,我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踏上到新疆务工的征途。一年里,我不仅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还因没钱买棉袄天天冻得直发抖,就连吃上一碗热面条都成了奢望。那日子凄苦得令我现在回想起来还后怕。最后,我在一家煤矿当起了采煤工人,不久就靠埋头苦干被破格提拔为副矿长。
然而,不安于现状的我不想在煤矿干一辈子。2012年,我辞去收入颇丰的副矿长职务,到一家销售装载机设备的公司打工。在这家公司,我靠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下子卖出10台装载机。尝到做生意的甜头后,我边干边学边钻研,逐渐成为公司的销售能手和业务骨干,收入也水涨船高。逐渐地,我积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靠着勤劳打工和在商海拼搏获得的资金及经验,我于2013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主营装载机、挖掘机销售与维修。然而好事多磨,由于经营不善,公司销售不佳,仅能保持运转而已,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我一边苦苦支撑,一边到全国各地选点,最后决定把阵地转移到煤矿多、装载机销售量大的宁夏。2014年,公司从新疆迁址宁夏,到2014年年底,公司赢利200多万元,终于渡过难关。
紧接着,我又买下几个煤矿。由于我熟悉煤矿开采流程,了解各地煤价行情,又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公司开始更多赢利,到2015年,年利润达500万元,上缴税金180万元。这年,家乡宜春市部分县市发生水灾,我回到家乡捐款50余万元支援灾区。看到乡亲们守着几万亩荒山和残次林没有收益,我心里很着急,一心想着帮助家乡改变面貌。这趟行程,让我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6年年初,我毅然卖掉煤矿,回到家乡洪塘镇,决定从农户手中租赁山地栽培高产油茶,这样既可以解决富余劳动力用工问题,又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种植业。
回乡创业,家人问我投入这么多资金是否划得来,乡亲们怕我在家乡干不长。面对他们的疑问,我是这样回答的:洪塘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为家乡做点事情。农民兄弟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家里人,又不耽误农活,很方便,心里也舒畅。你别看我铺的摊子这么大,但我有实力、有信心把事业做大做强,让父老乡亲们富裕起来。
借助宜春市袁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定点帮扶,我很快注册成立宜春元博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我共租种1.3万亩山地种植高产油茶,建立了油茶、蔬菜、养殖、育苗、农业观光休闲等生产基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吸纳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215人,带动当地300多户农户开发油茶生产。
由于栽培油茶投资大、见效慢,我决定和当地农民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在油茶山上套种花生等作物,以短养长。为解决上万亩油茶树的用肥问题,我与江西正大集团合作,在油茶基地兴建一座现代化大型养猪场,由正大集团提供技术保障,我投入大部分资金,农民投入小股资金,成立董事会进行科学管理,按投入股份金额分红。母猪产仔后,分到农户家饲养,养大后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如此一来,农户不用掏现金就可赚钱。
做好实业的同时,我尽力支援家乡建设,出资100多万元,将通往洪塘镇布上村的一条5公里长的沙石路修成4米宽的水泥路,方便村民出行。
2016年,我被宜春市委、市政府评为“杰出青年”,并获评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学生创业十大先锋”。今年7月,我又被中共宜春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