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誉富企业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我们专注于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资质 >

林洪寿:从花农到茶艺大师

文章发布时间: 2018-03-27 17:44:01 本文作者:admin
“30年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花农;30年后,我成为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大师。这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帮助我实现人生创业的梦想!”说起自己创业的经历,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茉莉花茶艺大师林洪寿情不自禁地道出了这番肺腑之言。那么,林洪寿为了做好福州茉莉花茶,是如何坚持不懈地艰苦创业呢?

花田种花成花农
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林洪寿的家乡仓山区城门镇一带则是福州市种植茉莉花的重要基地,被称为“琼花玉岛”。或许年幼受花香的熏陶,林洪寿从小对福州茉莉花怀着一种特别深厚的情感。在林洪寿的成长过程中,茉莉花是他的心中最美、最漂亮的一朵花。
1978年,林洪寿的家里分到了几亩地,便开辟花园,种植茉莉花。当时,年仅18岁的林洪寿在老花农的传、帮、带下,开始在田间地头学习种花,干着各种花园农活。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到了不少管理花园的知识和经验。
“茉莉花是典型的气质花,每年5月至10月间是盛开期。然而,并不是这个时期开的所有花都可以用。因此,必须有所选择,一般以花蕾成熟、含苞欲放、洁白饱满的花蕾为最佳。而那些未成熟的青蕾或已开过的花,因其芳油尚未完全形成或已挥发,则不宜采摘。制作高端的茉莉花茶,需要选择七八月三伏天盛开的茉莉花,天气越热,花开得越大越香。所以,采摘茉莉花时,应考虑采花的气候条件。晴天高温时花香持久,品质优良。而阴雨天开的花香气泛淡,品质较差。所以在晴天下午采摘最为理想。”林洪寿向笔者娓娓道来。
林洪寿停了会儿又说开了:“当时市面一斤茉莉花收购价只有五六毛,而我种的花因为管理好,开得又大又香,每斤比别人多卖二毛多。随着花的质量提高,家里增加不少收入。不久,我又投资数万元,把花园面积扩大到五六十亩。”
通过种花、采花,培养了林洪寿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学到不少管理知识,也为他搞茉莉花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茶厂学艺成大师
1985年,林洪寿到其姐夫办的茶叶加工厂打工,一直做到车间主任。由于他自幼聪明,生性好学,刻苦磨炼,基本上掌握了福州茉莉花茶的一套传统窨制技术,成为仓山区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2014年10月,林洪寿被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称号,2016年10月又荣获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大师称号。
回忆这段学艺经历,林洪寿深有体会地总结道:“学的是艺,窨的是茶。人生如茶,苦中有甜。”
“制作茉莉花茶的工艺包括茶胚处理、鲜花护养、茶花拌和、堆花等11道窨制程序,110多个小工序,功夫精细,步骤繁琐。每道工序都有温度、湿度、水分、时间等严格标准,否则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今年52岁的林洪寿说起茶艺头头是道。
他还向笔者演示其所学的福州茉莉花茶的一套传统窨制技艺——“平、抖、蹚、拜、烘、窨、提、装”。只见茉莉鲜花与绿茶坯在林洪寿手中抖动、滚翻、和合,每个步骤都显示出林洪寿娴熟的技艺。
林洪寿告诉笔者,茉莉花茶是加工类茶品,窨制技术等级要求比较高。必须抓住鲜花吐香、茶叶吸香、复火保香三个重要环节,窨制过程要掌握“干、凉、匀、快”的独特技术要领。再者,制茶劳动强度大,有时连续工作时间长达十七八个小时。
“虽然制茶劳累,但能让消费者喝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健康茶、放心茶,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也是我们制茶人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林洪寿如是说。

打造基地创品牌
1988年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闽江两岸的群山。面对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和茉莉花园,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林洪寿自筹资金20多万元,开办了城门镇鼎耀茶叶加工厂。
企业开办初期,由于人员、设备和资金的不足,林洪寿只得以收购绿茶为主。他白天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一斤一斤地收购茶叶;晚上回来,还要与工人们一起加班用手工制作花茶,再把成品拿到市场销售。一年下来,生意不算大,但也挣了不少钱。
不久,细心的林洪寿发现,由于没有自己的茶叶基地,茶叶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他想,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茶叶基地,这一方面能保证茶叶的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能为茶厂生产提供充足的绿茶原料,提升茶品等级指数。
说来也巧,不久,林洪寿的一名朋友给他穿针引线当“红娘”,介绍他到本省的福鼎市白琳镇承包了2000多亩茶山。林洪寿如获至宝,非常高兴,采取“企业+茶山+农户+加工”的创业模式,把茶山按面积划分,承包给当地200多户农户开展生产。他推行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购管理模式,让茶农经营茶山。这样一来,茶农的投入减少了,收入都增加了,积极性更高了。作为企业来说,茶叶品质上去了,销路也更顺畅,真正形成一个自产、自制、销的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目前,企业在山西、陕西等省的20多个城市设有销售网点,年销售花茶100多吨,年实现营业额5000万多元,上缴国家税金100多万元。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林洪寿于2010年把茶叶加工厂改名为福州鼎寿茶业公司,把茉莉花种植基地面积扩大到200亩,绿茶面积扩大到7000亩。如今,鼎寿公司拥有一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5条现代化茶叶生产线,年加工生产能力达200吨。
2011年以来,公司建设的茉莉花和绿茶两个基地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2010年以来,公司十几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金奖。2013年以来,在历届福州茉莉花茶茶王赛中,鼎寿牌茉莉花茶系列产品多次荣获“茶王”称号和金奖以及福建省名牌农产品金奖。2015年11月,鼎寿茉莉茶王在第13届中国农交会上斩获金奖。
面对未来,林洪寿满怀信心地说:“做好茉莉花茶,是我们这一代福州人的追求。我这一辈子是离不开福州茉莉花茶了。今后,我要做的事情虽然很多,但是我会坚定地沿着把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做大做强这条路子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