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商局助推微企发展综述
让小微企业主安心创业、专心创业、愉快创业,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对此,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要求,把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让市场主体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兴业愉快。安徽省工商局按照“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得更优”要求,积极构建有利于小微企业“愉快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清理各种“门槛” 微企愉快“出生”
积极推动“多证合一”改革,让小微企业少跑几个政府审批部门。在前期“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改革基础上,2017年3月,安徽省工商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实现“一照走天下、一码通天下”。
强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努力让小微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理登记手续。安徽省工商局开通企业名称网上申报系统,完善名称核准辅助功能,建立禁(限)用词库和名称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实现企业全区域、全业务、全类型网上办理。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的登记机制。积极打通与各级政务服务平台信息通道,实现数据网上行、群众少跑路。
全面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努力消除小微企业创业的制度障碍。该局落实“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登记举措;推进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负面清单”登记管理模式改革,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在特色(旅游)小镇、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开展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改革试点,有效释放场所资源,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成本。
实施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让小微企业办理市场退出手续更便利。自去年3月1日实施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至6月底,全省5534户企业通过公示系统发布简易注销申请公告、1343户企业办结简易注销手续。
强化协同监管 微企愉快经营
推动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联动。安徽省工商局严禁违法设定前置审批事项,动态管理、调整公布《安徽省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2017年本)》。采取线上与线下、全量与精准相结合的方式,将小微企业信息告知行政审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协同监管平台”开发应用,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间信息无缝对接和实时交换。发挥“双告知”牵头引领作用,推动相关部门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为小微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该局开展公平竞争制度审查,清理废除妨碍小微企业“愉快创业”的制度羁绊,全面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市场监管体系。该局积极承担安徽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的牵头重任,建成了统一的安徽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建成涉及31个部门的省级、17个部门的市县级“一单两库”。同时,该局实施企业风险分类监管,建立风险发现机制和风险评估指标,运用“大数据”实现智慧监管、精准监管。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一张网”应用,实现全省涉企信息统一归集、集中公示、综合运用,省工商局与35个省直部门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与部分市政府公共资源数据库实现对接。扩大联合惩戒范围,完善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为核心的信用约束机制,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全省累计88112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中19897户企业申请移出异常名录。
优化各类服务 微企愉快发展
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工商服务事项全面提速提效。安徽省工商局以小微企业到工商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为目标,审批再提速、服务再提效,公布第一批27项工商服务事项“提速提效”清单,实行网上办理的19个服务事项“一次不跑”,窗口办理的8个服务事项“只跑一次”。
发挥商标品牌战略引领作用,增强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小微企业注册商标,创商标品牌,实现小微企业商标总量持续增加,商标品牌转型升级。2017年,全省商标质押贷款数量和金额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完善小微企业名录(安徽)建设,提高创业政策服务精准度。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名录(安徽)功能,全量收集、及时发布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举措,把名录系统打造成为政府服务“双创”的主阵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名录系统各类信息发布640余条,访问量35.93万次。
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打造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进一步抓好小微企业党建、团建工作,注重发挥党员、团员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去年上半年,全省工商系统共在304.9万户“小个专”中组建或者协助组建8639个党组织,党组织覆盖49548户非公企业;在“小个专”中组建或者协助组建团组织7264个,团组织覆盖34498户非公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陵“引凤还巢”为乡村振兴提速下一篇:博取党员之力 赢得发展华彩